韩子勇研究员对展出的非遗文创衍生品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指出:首先,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耕文化艺术领域,加强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研究与培训工作。要牢牢把握新疆民间图案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挖掘包括地毯、服饰、壁画、毡房等在内的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传统图案,以专业的研究素养深入阐释其背后的艺术风格、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并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图像进行转化与数字化处理,将原有静态、单一的图像转化为可多维度展示、传播的数字文化资源;其次,在人工智能语境下,中心应高度重视图像的IP建设与版权建设。中心地处文化资源丰富的新疆,应系统深入阐释民间传统图像的独特元素,以此构建IP核心素材并进行版权交易,并围绕IP主体进行多维度的、专业化的二次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文化内容生态体系,从而丰富地方文化表达形式,逐步打造出具有中心特色乃至新疆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其研究成果在新疆乃至全国文化市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另外,还要通过艺术品授权、版权交易,推进中心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让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创衍生品走进大众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据悉,2025年2月24日下午18点,韩子勇研究员在新疆大学红湖校区图书馆二楼平面会议室与新疆大学师生代表、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展题为《AI与文艺创作》的学术交流座谈会。会上,韩子勇研究员深入剖析了AI技术为文艺创作、传播和研究等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表示在积极探索AI技术与文艺创作融合路径的同时,创作者们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情感感知和人文底蕴,创造出更具感染力和创新性的文艺作品。